近日,一支专注于传统手工艺传承与发展的青年团队深入渭南,对当地久负盛名的草编技艺展开深度调研与实践活动,旨在为这一古老非遗技艺注入青春活力,探索全新的传承发展模式。
抵达渭南后,团队第一站便来到了临渭区巧娘草编专业合作社。在合作社的工作室内,团队成员们亲眼目睹了草编艺人精湛的编织技艺。麦秆、玉米皮等在艺人手中经过晾晒、染色、软化等工序后,通过平编、绞编等十余种技法,迅速变成了造型各异、精美绝伦的草编作品,从实用的收纳筐、隔热垫,到充满艺术感的挂画、摆件,应有尽有。
为了更深入了解草编产业现状,团队成员与合作社负责人、草编艺人以及当地村民进行了面对面交流。他们了解到,尽管渭南草编在非遗传承和乡村振兴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,带动了众多农村妇女就业增收,但也面临着诸多挑战。原材料供应受季节和气候影响较大,供应不稳定且成本波动;产品创新设计能力不足,同质化现象较为严重;品牌推广力度不够,市场认知度有待提高。
此次渭南之行,不仅让团队成员们对草编技艺有了更深刻的认识,也坚定了他们助力传统手工艺传承发展的决心。未来,他们将持续关注渭南草编产业,通过一系列实践活动,为这一古老非遗技艺的传承与创新贡献青春力量,让渭南草编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。
推荐阅读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