冲锋在前的销售人

来源:互联网 阅读:- 发布:2023-01-28 10:08:13

在柠条塔矿业公司,有这样一群人,无论是高温酷暑,还是寒冬刺骨,他们始终驰骋在煤炭销售工作的各条战线上,演绎着保障煤炭安全高效装运的“传奇”故事。

郭金玉:“钻”劲练就系统维护“多面手”

“郭主管,2号高架灯突然不亮了。”床头的对讲机传来了夜班现场巡检人员的“求救”。

陕北的冬天-20℃很常见,夜里出门都是需要勇气的。“现场工作不能耽误,多跑跑就不冷了。”郭金玉裹着大衣冲出了门。

“24小时待命,5分钟到场。”这是郭金玉对设备维护工作的承诺。

作为一名“矿二代”,郭金玉牢记传承父辈们的优良传统,自1993年参加工作以来,他一直战斗在生产一线,先后从事过三机工、井下维修电工、安检员等多个岗位,凭着那股子“钻”劲,硬是把所有工种都学懂弄通,无论从事哪个岗位都是团队里的技术“尖兵”。

2008年3月,郭金玉正式进入柠条塔矿业公司,从综采一工区到煤炭销售中心,他不但熟知井下采、掘、机、运、通基本流程,还牢牢掌握设备维修的专业知识,成为工作中名副其实的“多面手”。

在煤炭销售中心工作的13年中,重活、累活、脏活、险活,他都抢着干,而且都能圆满完成上级交办的任务。

2020年10月19日,国内首套远程智能化铁路装车系统在柠条塔矿业公司上线运行,刚刚参与完火车智能化系统建设的郭金玉,得知地销智能装车系统出现了新老系统不兼容的困难,他主动请缨,接过了这个艰巨的任务:“我是共产党员,哪里需要我就去哪里。”

在同事眼里,郭金玉很拼。上班时,下地沟、钻磅底,拆、修、装各类配件,经常干到凌晨一两点。下班后,熬夜研读资料,厚厚的书翻了一本又一本,油渍和汗渍布满笔记本............

“那时候地销工作强度确实大,就算年轻力壮的小伙子也会吃不消。”郭金玉摊开了布满厚茧的双手。

今年,柠条塔矿业公司加大三项制度改革,强劲打通“兵头将尾”的成长通道,拥有十年班组管理经验的郭金玉被聘任为一级业务主管。

“是三项制度改革成就了我,放在过去,想都不敢想。现在,作为管理人员,我更要下沉一线,带好这批年轻人,以实际行动回馈公司。”说完48岁的郭金玉转身走向销售区。

汪帅:“闯”劲练就安全装车“突击手”

“根据装车质量、用时,两项指标评定,本次技术比武第一名的是汪帅。”伴随一声火车笛鸣响,第45704次列车缓缓驶离柠条塔装车站。

2017年,汪帅进入该公司火车装车站工作。“不懂的地方到书里查,不明白的到现场看。”通过理论与实际深入结合,现场反复试装,汪帅的装车本领一点点积淀起来,迅速成长为一名技术过硬的装车骨干。

“各位领导请看,这就是我国首套远程智能化铁路装车系统,工作人员只需按下启动按钮,就能实现自动装车............”在该公司智慧化装车集控室,汪帅声情并茂、慷慨激昂,为全国煤炭行业两化深度融合推进现场会解说工作增添了色彩。一键装车系统的演示,更让参观者不时爆发出热烈的掌声。

作为颜值与实力并存的“装车一哥”,汪帅不仅把各项工作做得井井有条,敏而好学的他自行梳理基础设备工作台账、常规设备故障诊断、应急处置措施等,坚持不懈地研究智能化装车设备,编制工作清单。

去年8月,在装一列省外电煤火车时,出现配煤与实际车型相差幅度较大的情况,他发现后,立刻停止装车作业,工作服都没来得及换,就深入配煤楼层排查故障问题。

面对那么多复杂的设备,大家都束手无策,不知从何处查起,反观他却在那很娴熟地查完一步又一步,看着他蹭满煤灰的脸和那副不找到问题誓不罢休的表情,同事们顿时觉得汪帅除了“帅”还很“可爱”。

“ 你们看,这根传感器线长时间磨损出现了一个很细小的缺口,导致感应不准确才造成了配煤忽多忽少的现象,以后再有类似情况可以先从这里查起。”经过二十多分钟的排查,他最终找到了病根所在。

“我是榆林人,没有理由在家门口临阵退缩。”回忆起2020年春节前突然爆发的疫情,这位90后说,他义不容辞地选择了坚守岗位。

“越是过年,越得确保平平安安。”汪帅不知疲倦奔走在装运现场,对火车沿线进行细致排查后,又对现场的保护装置、定量装置进行检查............实在累了困了,就倒在集控室的椅子上眯一会儿,就这样,坚守了37天。

在他和操作员们的共同努力下,创造了铁路单月装车量100万吨的新纪录。

董宏杰:“拼”劲练就煤质管理“全能手”

陕煤集团“金牌班组长”、陕煤运销集团销售分公司商品煤检验技术比武“第一名”............这一项项含金量十足的荣誉,获奖者都是该公司煤质化验班班组长董宏杰。

“比我优秀的人都在努力,我怎么能躺平?”是他总挂在嘴边的口头禅。

从采掘一线调到煤炭销售中心,新的环境更增添了新的动力。仅用五年时间,相继获得采矿专业大专毕业证书和安全工程专业本科学历。

头戴安全帽、身穿工作服、手持取样设备,每天穿梭在井下工作面、落煤塔等取样点,数年如一日地重复着最基本的采制样工作。2011年以来,他个人采样量达14500余个。

“1万步+无数次弯腰”,是他每日的基本运动量,而他却总是说:“习惯了,这本来就是我的工作。”

随着智能化设备的融入,维护保养和突发状况的处置,成为采样员业务提升的新课题。面对联合制样机因煤种水分超标,破碎煤样经常造 成皮带跑偏这一难题,他沉下心来主动找图纸、查资料、向厂家咨询。

功夫不负有心人。通过在联合制样机皮带两端增设清扫器和收煤器,有效解决了这一问题,不仅避免了撒煤现象和对煤样的污染,还提升了制样的精准性。

近一年间,由他主创、参与的创新项目多达20余项,《设备二维码管理创新》《分析煤样平煤器》《皮带自动纠偏装置》等创客项目荣获公司三等奖。他全程参与的“11233”煤质管理体系获得了公司创新项目评选一等奖,更在陕西煤业的煤质专题会上被列为工作亮点。

哪有什么人生开挂,董宏杰的成长就是拼尽全力,强化技能提升,严守煤质检验关,为煤炭销售工作任务顺利完成贡献力量。(杨帆)


推荐阅读:叶紫网